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高考目标定位】考纲点击热点提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农业生产地区的自然条件2.区域农业布局条件及我国商品粮基地建设3.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考纲知识梳理】【要点名师讲解】【例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 48.7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 83.9%。耕地面积 17 万亩,其中水田 14.6 万亩。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 1 200 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 1 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 40 欧元。材料三 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________。(4)“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5)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解析】根据题目中信息,位于浙江东南部的青田县属于东南丘陵地区,这里以酸性土壤为主,适合种植茶树。东南丘陵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当地人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开发出“稻田养鱼”模式,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肥、节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等多种效果,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但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建立“龙头企业+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答案:(1)D(2)水稻种植业 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喜吃大米 地形崎岖,人多地少(3)便利的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4)“稻田养鱼”模式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生物资源,达到“增粮、增鱼、增肥、节地、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