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2.4 探索世界的本质(必修 4)【高考目标定位】考点点击热点提醒1 自然界的物质性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4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5 规律的概念6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1 自然界是客观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2 新中国 60 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 60 年的辉煌成就,进一步证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3 结合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问题,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基础知识梳理】1、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客观实在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 ① 区别: 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 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 ② 联系: 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 。 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2、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1)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也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2)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①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② 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等均是客观的。(3)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世界是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