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8八月阅读材料 谁错了素材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8八月阅读材料 谁错了素材_第1页
1/2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8八月阅读材料 谁错了素材_第2页
2/2
谁错了作者:王开岭 100 多年前的法兰西。正义的一天—— 1898 年 1 月 13 日,著名作家左拉在《震旦报》上发表了致共和国总统的公开信,题为“我控诉”,将一宗为当局所讳的冤案公告天下,愤然以公民的名义指控“国 家犯罪”,替一位素昧平生的小人物鸣不平…… 此举震撼了法兰西,也惊动了整个欧洲。许多年后,史学家甚至视之为现代舆论和现代知识分子诞生的标志。 事件发生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1894 年,35 岁的陆军上尉、犹太人德雷福斯被诬向德国人出卖情报,被军事法庭判 处终身监禁。一年后,与此案有关的间谍被擒,证明了德雷福斯的清白。然而,荒谬登场了。受自大心理和排犹意识的影响,军方无意纠错,理由是:国家尊严和军队荣誉高于一切,国家不能向一个“个人”低头。这个坚持得到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响应。结果,间谍获释,而德雷福斯为了“国家利益”继续当替罪羊。 面对如此不义,左拉怒不可遏,连续发表《告青年书》《告法国书》,披露军方的弥天大谎,痛斥司法机关滥用权力,称之为“最黑暗的国家犯罪”,称法兰西的共和荣誉与人权精神正 经历噩梦。尤其是《我控诉》一文,如重磅炸弹,令朝野震动,几乎所有的法国报刊都卷入了争论。左拉更被裹挟至旋涡中心:一面是有良知人士的声援;一面是军方民族主义者的谩骂,甚至有暗杀恐吓。 左拉没有退缩,他坚信自己的立场:这绝非德雷福斯一己之遭遇,而是法兰西公民的安全受到了国家权力的伤害;拯救一个普通人的命运,就是拯救法兰西的未来,就是维护整个社会的道德荣誉和正义精神。 然而,令人悲愤的一幕又出现了:同年 7 月,军方以“诬陷罪”起诉左拉,结果,左拉被判罪名成立,被迫流亡海外。 左拉远去了,但这个英勇的“叛国者”形象,却像一粒尖锐的沙子折磨着法国人的神经——这毕竟是有着反强权传统、签署过《人权宣言》的民族——终于,敏感的法兰西被沙子硌疼了,渐渐从“国家至上”的恍惚中醒来:是啊,不正是“个人正义”守护着“国家正义”吗?不正是“个体尊严”组成了“国家尊严”吗?国家让国人感到骄傲和安全的不正是它对每个公民做出的承诺与保障吗?假如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国家还有什么权威与荣誉可言? 愈来愈多的民意开始倒戈,向曾反对的一方聚集。在舆论的压力下,1906 年 7 月,即左拉去世后第 4 年,法国最高法院重新宣判:德雷福斯无罪。 军方败诉。法院和政府承认了自己的过失。 在法兰西历史上,这是国家首次向一个“个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8八月阅读材料 谁错了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