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4)、认识到三民主义是 20 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2、难点: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分析与评价。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教学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法 分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段自制视频文件,整体感知人教版必修 3 第六单元中国 20 世纪以来影响中国的重大人物及他们创立在理论成果,然后直接切入本课学习内容。新课讲授:教师设问:三民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问题引领,层层深入,从而完成三民主义形成背景的分析)具体表述如下:利用 ppt:4--6 张从经济、政治、思想等三方面分析并进行总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之前的救国方案相继失败。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影响。利用 ppt:8、9 张说明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密切相关。另外用一段视频概述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多三民主义形成的影响。教师设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的纲领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学生依据课本自主学习,并回答)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三民主义的内容:(1)依据民族主义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革命对象是谁?(清政府)推翻亲政府有什么历史进步性?(反封建,客观具有反帝国主义的进步性)那么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观上反对帝国主义吗?(出示材料 ppt:10 张,并总结: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既得利益,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2)依据民权主义内容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目标:结束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而总结:这有利于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ppt:11 张。(3)结合材料分析民生主义的内容:ppt:12——15 张“…… 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赢利八千,当归 国家,为国民共享。……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文明越进,国家越富……,人民也渐富足了。”从“地主应得二千”分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承认私有制的合法性;资产阶级革命派事实上承认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