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资料:拜师 【名言警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运用思路】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要我们虚心向人请教,向书本请教,我们的人生就会更精彩。 【精彩素材 1】 李文敏拜赵荣琛老师求艺 李文敏,上海戏剧杂志社和东方电视台戏曲频道协办的国家一级教授 京剧旦角,在流派纷呈的艺术环境中,文敏偏偏喜欢上了程派(程砚秋),后来致力拜赵荣琛为师。赵荣琛出身于书香门第、至亲手足皆出于高等学府,全国知名的佛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博学多才的赵朴初先生是他的堂兄,素有“重庆程砚秋”之称。有人评论:“赵荣琛的艺术实践是有一套完整的艺术理论为依据的,他无程也能成派。”一般人认为程派难学难演,文敏却觉得乐在其中,痴迷的程度有增无减,他越接触赵先生越感到自己的不足,终于在 1958 年,毕业前夕,正式拜赵先生为师,赵先生欣然受之,师生都相见恨晚。 文敏家中名流云集,择其优者拜之,十分容易,但文敏追求的是心中的艺术,且只拜了这一位师父。文敏是为了崇拜、信服、学艺,入迷成瘾,且始终如一。 文化大革命时期,传统戏被禁演,男旦演员更被打翻在地,赵先生的日子很不好过,体弱多病,承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文敏对这位“永世不得翻身”的师父一如既往,频频看望、洗衣送水、扛行李,甚至三伏天跑好几里路给老师送一把扇子,文敏说:“我在家对父母都没这样过,对赵先生我从心里敬爱。”而赵先生对文敏呢?一个在学校默默无闻的教师,绝不会像明星那样能给老师带来声誉和光彩,只是无私的奉献。他们尊师爱生、一个实心地学、一个实意地教,感情甚笃,经过文化大革命中的同甘共苦,他们是学习上的师生、艺术上的知音、生活上的挚友,在此基础上的传艺解惑,当然是超常的深入细致、全面完整,可以说达到“教的明白、学的清楚”的程度了。赵荣琛文化、艺术修养深厚,继承程派能深入其理,依法承袭并求精进,依据文敏的资质和求学态度,谆谆善诱,一字一腔,一招一式,教其然必述其所以,赵老师的艺术造诣加上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