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高考生物 解题技巧 专题七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复习教案高中生物模块二《遗传与进化》教学内容中自交与自由交配经常被学生搞混淆,不少学生常将自交和自由交配混为一谈,认为自由交配简称为自交。本文尝试从概念、相关概率的计算、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和对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一、自交和自由交配的概念辨析1.自交是指♀♂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配子结合(自体受精),在植物方面,自交是指植物中的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对动物而言,大多数为雌雄异体,虽有像蚯蚓等雌雄同体的低等动物,但为防止物种衰退现象,它们也通常进行异体受精。因此,在动物种群中,若没特殊说明,自交的含义是指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异体交配。综上所述,广义的自交是指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互交配。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 B 和 b,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 BB、Bb、bb,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BB×BB、Bb×Bb、bb×bb 三类。2.自由交配又叫随机交配,是指在一个有性繁殖的生物种群中,任何一个雌性或雄性个体与任何一个异性个体交配的机会均等。既有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也有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强调随机性。在间行种植的玉米种群中,随机交配包括自交和杂交方式,对水稻、小麦等主要进行自花授粉的植物来说,随机交配的概念不适用,而主要是自交。在动物种群中,随机交配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雌雄异体交配,交配组合数为理论上应出现的数目。也就是说,若只考虑一个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 B 和 b,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为 BB、Bb、bb,则其包含的交配组合为 BB×BB、Bb×Bb、bb×bb、BB×Bb、Bb×bb、BB×bb 六类。二、自交和自由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和对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影响1.自交和自由交配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如果没有突变,也没有任何自然选择的影响,那么无论是生物自交还是自由交配,种群中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例如:在一个 Aa 种群中,A=50%,a=50%,则该种群自交或者随机交配,后代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都不变,仍然是A=50%,a=50%。2.自交和自由交配对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影响同样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如果不存在突变和自然选择,自交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频率却有不同。如 Aa 种群自交多代,纯合体 AA 和 aa 的频率逐渐升高,而杂合体Aa 的频率逐渐降低,趋进于 0;即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而自由交配产生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