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资料:传统文化 【名言警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0、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及。——《礼记典礼上》 11、乐不可及,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运用思路】 传统文化是根,传统文化是宝,只要我们取其精华,遗其糟粕,就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精彩素材 1】 家书 品读名人家书,我们时常被书中蕴涵的殷殷关切、希望与爱所感动,所折服。读鲁迅给许广平的信,你会发现先生柔情、可亲的一面。读闻一多留美期间的家书,你会明显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他国受到的歧视和屈辱。读巴金、萧珊及沈从文、张兆和家书,你会明白命运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让有情人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而终身不悔。家书无疑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最佳缩影。 然而,到了信息时代,家书却有被电话、手机、E-mail、MSN、短信等取代之势。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在其名作《明信片》中断言:电信时代的变化不仅是改变,而且会确定无疑地导致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的终结。美国著名学者 J 希利斯米勒也认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而将其引向终结。 的确,随着电视、电脑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有不少人没有耐心坐下来认真阅读文学作品了,更有不少人懒得动笔写家书、做笔记。 【素材点拨】 家书,是亲人之间交流情感的一个特殊平台。忙碌的人们通过写信、寄信、等信、读信的简短过程,细细体味亲人之间的情感,从中找到亲情,顾盼着人生的寄托和眷恋,让我们有一种深度的诗性情感体验。然而,电话普及、网络蔓延的现代电子通信,已改变了中国几千年家庭情感交流的经典方式。越来越空的家门口的邮箱早就搬到了网上,以光速邮来邮去;而即时聊天的 QQ 或 MSN 更让所谓的遥远变成了声音和图像的现场对话。是进步,还是一种倒退?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必须辨证分析。现代通讯技术确实给人们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