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元素概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掌握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Cl、Br、I、F、H、O、S、N、P、C、Si)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能力培养: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建立“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品质:认识本质,进行知识整理、综合、提高与拓展的方法培养。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重点、难点 非金属元素的结构、性质及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及物质推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引入】一、元素化合物的复习方法落实存在、性质、制备、用途四要点。学生活动体会“位、构、性”三者关系。【举例】(1)从位置出发,以 Cs 为例。位置:第六周期,IA 族。→结构特点: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原子半径大。→比 Na、K 更活泼的金属元素,具强的金属性。→应隔绝空气保存;与水反应剧烈,可能发生爆炸;与氧气迅速反应,主要产物肯定不是 Cs2O。(2)从结构出发:已知某元素原子有六个电子层,最外层 2 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少,电子层数多,应是活泼金属,金属性大于钙→与水剧烈反应;氢氧化物是可溶性强碱;碳酸盐、硫酸盐均不溶于水。与教师共同分析。(3)从性质出发:某单质能从水中置换出 O2。→非金属性大于氧,应为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F→在周期表的右上角,第二周期Ⅶ A 族→可与绝大多数金属、非金属甚至某些稀有气体直接反应;化合价只有-1 价;几乎无法用氧化剂将 F-氧化成 F2。分析:归纳:【投影】例 1 BGO 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它是锗酸铋的简称,若知:①在 BGO 中,锗处于其最高价态。②在 BGO 中,铋的价态与铋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时所呈的价态相同,在此氯化物中铋具有最外层 8个电子稳定结构。③ BGO 可看成是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复杂氧化物,且在BGO 晶体的化学式中,这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总质量相同。请填空:(1)锗和铋的元素符号分别是____、____。(2)BGO 晶体的化学式是____。(3)BGO 晶体所含铋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组织讨论】请分析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