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宋词二首》之《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学案 6(鲁人版必修4)一、导入:作者:朱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轼,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文坛领袖。性格:有才华,无心机,屡遭打击。对于苏轼的遭遇,苏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乌台诗案,被人陷害,锒铛入狱。屈打成招,后有贵人相助才免于一死,谪贬黄州。此诗作于此时。二、初读: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答案:上片:咏赤壁下片:想周瑜、笑自己三、上片分析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1)此句哪个字用得最好?请分析答案:大:表现宏大气势。淘:“浪”比喻时间,“淘”说明时间的无情。(人物都跳江了吗?显然不是。那诗中为什么说他们被浪冲走了呢?一个句子不符合实际就很可能用了修辞,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比喻)(2)诗歌开头就把长江写得非常有气势,让学生举几句能此句气势媲美的诗句答案: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都是神仙的想象力,非常人能及。谪仙和坡仙。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1)“周郎”指谁?能否换为“周瑜”?答案:“周郎”突出其年轻而英俊,只年轻不英俊潇洒不能称“郎”,只能称“小周”。(2)周瑜和赤壁,人名和地名相提并论,有何特别意义?答案: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东坡!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1)请学生分析概括其意境答案:分析步骤:1、所写意象:石、涛、浪;2、如何描写:乱——表现石头参差不齐,穿空——夸张,突出其高峻。惊——繁体字是“驚”,指马受惊,马受惊后会有什么表现?发怒,狂躁,暴烈,这里形容波涛的声势巨大。雪——比喻,相似点是颜色。3、总结意境(雄伟壮丽,波澜壮阔)(2)此句从哪些角度写景?答案:绘形、绘声、绘色。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结构上什么作用?答案: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承上,豪杰启下,“豪杰”指谁?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当然包括周瑜,引出对周瑜的描写)四、下片分析(一)想周瑜1、遥想公瑾当年为什么称周瑜为“公瑾”?用心 爱心 专心1答案:古人称人的字,原因有二,一是表现对周瑜的尊敬佩服,因为其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同时战功显赫,值得我们佩服。二是表现对周瑜的亲切感,说明诗人很欣赏喜欢周瑜这个人)2、下片从哪些角度写周瑜?请具体分析。答案:美女、外貌、穿着、神态分析:美女——小乔初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