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3 第 5 单元考点 10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前自主学习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1)政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的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袁世凯掀起 尊孔复古 逆流(直接原因)。2.兴起:(1)标志:1915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2)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等。(3)运动中心: 北京大学 。(4)指导思想:民主和 科学 。(前期)3.内容:三提倡三反对。(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 愚昧 与 专制 。(2)提倡 新道德 ,反对 旧道德 。(3)提倡 新文学 ,反对 旧文学 。4.评价:(1)性质: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化 启蒙 运动(思想解放运动)。(2)积极影响:① 冲击了 封建思想 的统治地位。② 为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消极影响:① 对 传统文化 的批判有片面性。把一切中国文化都看做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优秀的 民族文化 遗产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犯绝对否定的错误)② 把一切 西方文化 都看做是进步的。(犯绝对肯定的错误)【疑点 1】新文化运动内容之间的关系。指点迷津: ①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提倡民主以反对中国的封建专制思想,提倡科学以反对愚昧和迷信,用民主与科学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1② 新道德是民主和科学的前提。提倡民主就是反对封建专制,而封建专制是建立在孔子儒学旧道德的基础上的。所以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旧道德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就是摧毁封建专制制度的根基,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③ 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扩大了民主与科学在社会上的影响,民主与科学正是凭借广大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得到广泛传播。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主要原因: 十月革命 和 五四运动 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2.代表人物:李大钊是举起 社会主义 大旗的第一人,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 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3.传播的社团及刊物:北京创办了“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者》《劳动界》《劳动音》,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4.影响: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广泛传播,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疑点 2】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要性。指点迷津: ①中国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