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鸿门宴 (第 1 课时)【大成目标】(目标解读、课堂组织 2 分钟)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2、积累课文 1-2 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重难点)【使用说明】1 基础案背景知识请到图书馆查阅或上网查询,并在课上交流;升华案在预习基础上先总体把握课文内容,再重点研读一二自然段;巩固案要求当堂完成前 5 个小题,其余内容课外完成,并在下节课做交流。2、建议一课时。1、了解与课文有关的背景材料。 (预习交流 3 分钟)背景知识链接:司马迁 《史记》 楚汉之争参考答案:飨(xiǎng ) 姬(jī) 卮(zhī ) 郤(xì) 鲰(zōu) 玦( jué ) 眦(zì) 跽(jì) 戮(lù ) 参乘(cān shèng) 俎(zǔ ) 啖(dàn)3、整体把握全文(课堂交流 2 分钟)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一、研读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自读文段 2 分钟,独立完成练习 6 分钟,展示点评 4 分钟)1、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沛公军霸上 2、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志不在小参考答案:(1)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2)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做王。(3)小: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小窍门:两个名词连在一起,如果没有省略现象,一般会有活用。 基础案(8 分钟)根据预习,展示点评升华案(27 分钟)精读课文,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展示点评。小的方面。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使子婴为相 (2)为击破沛公军 (3)皆为龙虎参考答案:(1)动词,做。(2)介词,替。(3)动词,是。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3)范增说项羽曰 (4)财物无所取 (5)沛公居山东时参考答案:(1)得:能够。 (2)使:派,派遣;于,介词,对。 (3)说:读 shuì,劝说。(4)所: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