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高考新动向】伴性遗传【考纲全景透析】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单个单条体细胞中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一个条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现象的发现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的。2、实验现象的解释13、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后来摩尔根又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三、伴性遗传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2、分类与特点类型典例患者基因型特点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症XbXb、XbY(1)交叉遗传(2)男患者多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 D 佝偻病XDXD、XDXd、XDY(1)世代连续(2)女患者多伴 Y 染色体遗传病外耳廓多毛症只有男性患者 3、提醒: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性染色体分离,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热点难点全析】2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依据1、细胞内染色体的总结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1)F2 中红眼与白眼比例为 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白眼全为雄性,说明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2)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取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和F1 中红眼雌果蝇交配,后代性状比为 1:1,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3、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4、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二、系谱图中单基因遗传病类型的判断与分析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 Y 染色体遗传病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 Y 染色体遗传。2、其次判断显隐性(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图 1(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图 2(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图 33、再次确定是否是伴 X 染色体遗传病(1)隐性遗传病① 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 4、5② 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 X 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