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种群的数量变化【高考新动向】1、种群数量的变化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纲全景透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1、“J”型曲线(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2)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大。(3)数学模型:指数函数型。(4)两种情形:①实验室条件下;②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 环境时。2、“S”型曲线(1)原因:自然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如资源、空间、天敌等的制约。(2)特点:种群达到环境条件所能允许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即 K 值)后有时停止增长,有时在 K 值上下波动。(3)意义:反映或体现达尔文自然选择中的生存斗争。3、种群数量变化形式: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热点难点全析】一、“J”型增长曲线与“S”型增长曲线的分析1、曲线比较2 、 列 表 比较3 、 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型曲线。4、K 值变动的示意图及应用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K 值的有无无有曲线形成的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1(1)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 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 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 值上升。(3)应用:当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于 K/2 值时,即可采取适当捕捞等手段合理利用,但捕捞后数量应为 K/2 值,因为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的总量。【例】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增长速率为 0B.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对害虫的防治应在 c 点之后D.K 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析】选 A。对害虫的防治应在害虫个体数较少的 b 点以前进行,故 C 错。环境的最大容纳量随环境变化而变化,故 D 错。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一半时,增长速率最快,但是种群所需要的资源(食物、空间等)是有限的,随着资源的枯竭,环境阻力将随着种群的增长而增加,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