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1 今年 5 月我参加了在瑞景中学进行的《数学课程标准)活动。通过专家的解读,让我对《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本次的学习,本人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课标修订的基本框架,转变课堂教学。 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育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强调进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育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进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制造能力。这对于学习数学、进展能力、开发智力、培育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正确看待老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老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发挥老师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沟通、使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做到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培育学生养成仔细勤奋、独立思考、合作沟通、反思质疑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建立健全的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进展性评价,进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进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进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进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待他人,培育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健康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