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三角形边和角关系的探索教材分析初中已研究过解直角三角形,这节所研究的正、余弦定理是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延伸与推广,它们都反映了三角形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且应用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的推证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把直角三角形中得到的边角关系式推广到锐角三角形,再推广到钝角三角形,进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余弦定理的推证采用向量的数量积做工具,将向量的长度与三角形的边长、向量的夹角与三角形的内角联系起来.对于正、余弦定理的推论,除了这节课的证法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推证方法.教材中还要求,在证明了正、余弦定理之后,让学生尝试用文字语言叙述两个定理,以便理解其实质.当然,就知识而言,正弦定理有三个等式,可视为三个方程;余弦定理的三个式子也可看成三个方程,每个方程中均有四个量,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便可求第四个量.这节课的重点是正、余弦定理的证明,以及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难点是发现定理、推证定理以及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任务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初中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等量关系.对正弦定理的推导,教材中采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逐层递进,学生易于接受,而余弦定理的证明采用了向量的方法.应用两个定理解三角形时,要分清它们的使用条件.将正、余弦定理结合起来应用,经常能很好地解决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教学目标1. 理解正、余弦定理的推证方法,并掌握两个定理.2. 能运用正、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3. 理解并初步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解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设计一、问题情景1. A,B 两地相距 2558m,从 A,B 两处发出的两束探照灯光照射在上方一架飞机的机身上(如图 43-1),问:飞机离两探照灯的距离分别是多少?12. 如图 43-2,自动卸货汽车的车厢采用液压机构,设计时应计算油泵顶杆 BC 的长度.已知车厢的最大仰角为 60°,油泵顶点 B 与车厢支点 A 之间的距离为 1.95m,AB 与水平的夹角为6°20′,AC 长为 1.40m,计算 BC 的长.(精确到 0.01m)问题:(1)图中涉及怎样的三角形?(2)在三角形中已知什么?求什么?二、建立模型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问题情景(1)中,已知在△ABC 中,∠A=72.3°,∠B=76.5°,AB=2558m.求 AC,BC 的长.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已知条件求出 AC,BC 的长度.(让学生思考,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