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底形态和构造【本章知识框架】【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海底形态和构造海底形态度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基础知识梳理】一.海底形态(一)洋底基本形态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和洋中脊等。(二)大陆架和大陆坡大陆架概念是大陆向海洋自然缓倾延伸的______地带,水深一般在______米以内。范围其宽度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到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特点具有深度浅、坡度______等特点大陆坡概念是大陆架外缘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水深一般在 200—______米范围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三)岛弧与海沟岛弧是指大陆和海洋盆地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也叫“岛链”、“弧形列岛”。岛 弧 和 海 沟 常 相 伴 而生;是地球上 ______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多火山、地震。海沟是沿着岛弧和大陆海岸外侧延伸的狭长的深海洼地。其剖面形如“____”字形,且两侧不对称,大洋一侧较平缓,大陆一侧较陡峭。(四)大洋盆地概念简称“洋盆”,指大洋范围内水深 4000-6000 米的洋区。是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占世界海洋面积的____%左右。特征洋盆地形起伏较小,地壳活动相对______。(五)洋中脊概是指大体沿各大洋的中线发育的巨大海底山系。念范围其延伸长度达数万千米,宽度达 1000-2000 千米,最宽为 5000 千米,高出大洋洋底 2-4千米。特征其地形一般都比较______,起伏较____,规模大,具有______性分布的特征,是地壳中最______的地带。二.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一)大陆漂移假说含义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______和现代大陆与海洋形成的一种地球______假说,由德国气象学家________提出。内容他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__________”或“泛大陆”。围绕泛大陆的海洋叫“泛大洋”,中生代以后,它解体分裂,其碎块——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现在所处的位置。主要证据有海岸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发展其后一度衰落下去,后来古地磁学促使其复兴;其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学说的创立,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陆漂移说的价值。(二)海底扩张理论理论内容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洋中脊______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 ______推移,洋底这一形成、推移、扩张、消亡的__________模式被称为海底扩张。主要证据① 全球性的洋中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