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教案 3.2.1]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教学目标1.理解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大小和(或)方向发生了改变。2.理解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理解质量是使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二、教学重点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三、教学难点 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加速度的关系教学过程牛顿第一定律正确地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速度的原因。物体的速度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的速度(大小、方向)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一)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1.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的现象特征 ⑴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的现象特征 ⑵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或不断减小 ⑶ 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总之,是物体的速度的大小和(或)方向发生了变化。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⑴ 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v≠0,这一运动状态的变化须在一定的时间△t 内实现,所以由可知,运动状态的变化既意味着物体具有加速度。 ⑵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注意】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变化(运动状态的变化),加速度是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例 1】下列哪些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 )A. 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变化B. 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变化C. 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D. 运动物体的位移变化【解析】物体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变化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具体体现,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虽在变化,但运动状态却不一定会变,比如匀速直线运动,若运动物体位移方向发生了变化,则意味着速度方向发生了变化,本题的正确选项是 B、C、D。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关键在于判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发生改变。由于速度为矢量,分析的时候要要从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去考虑,只要其中有一个变了,速度就变了,运动状态就变了。(二)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演示】取一玩具电动小车和一辆实验小车,用细线连接放在光滑长木板上,在电动小车牵引力的作用下,两辆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测电动小车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 t 甲。在实验小车上加上一个重物,重复上面的操作,记录电动小车从 A 运动到 B 的时间 t 乙。现象:比较甲和乙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发生相等的位移,t 甲>t 乙则 a 甲>a 乙甲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结论: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小的物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