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案 教 材 第 4 课 ( 章 ) 、 第 2 节 ( 单 元 ) 第 1 课 时 , 课 题§4.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模式自主练习→小组讨论→讲练结合教学目标(认识技能情感)1.知识与技能: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①控制变量法;②平衡摩擦力法;③函数转换法 ;④比较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用实验探究一个物理量同时跟两个物理量有关的多元问题。 重点难点重点:实验探究过程难点:数据处理教 具① 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1 块;②小车 1 个;③带小盘的细线 1 条;④砝码盒;刻度尺;⑤电源;⑥纸带 4 条;⑦天平;⑧打点计时器。板书设计§4.2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2、公式二、方法与规律1、实验探究2、三、巩固练习教 学环 节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实施策略:物体的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是以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而加速度正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因此,本实验的探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控制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控制外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一、讨论探究思路学生分组讨论(1)加速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与力、质量有关) (2)如何探究各量之间的关系?(控制变量法)用心 爱心 专心二、探究过程与方法(一)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格法)(学生自主设计表格)(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格法) (学生自主设计表格)三、结论分析与讨论分组讨论:【结论】① 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必② 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③ 设比例系数为,写成四、注意事项(1)加速度的测量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2)平衡摩擦力法:把木板搭成一个小斜坡,用物体的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来平衡摩擦力,轻轻一推,小车能在斜坡上匀速运动为标准,换小车质量时,不需要再换斜面的倾角。(3)只有当砝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时,才能近似的认为小车所受的外力等于砝码的重力。(理由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