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练劳动者的就业与维权1.国内一些城市近年通过“送户口”“送房补”等措施吸引人才,连一度控制人口规模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也纷纷推出了针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办法。这是因为()①劳动者必须树立竞争就业观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③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④人才有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优先目标。2019年8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经济、拓岗位、兜底线。下列有利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的是()①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②强化行政审批,控制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的发展③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依据个人的需求自主择业④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护理专业女孩小张大学毕业后就干起了月嫂工作,她用科学的育婴技术赢得年轻妈妈的信任,同时获得丰厚的报酬。小张的成功启示青年学生()①积极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②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就业创业技能③劳动报酬越高,自身价值就越大④树立职业平等观,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随着用工成本的提高,“无人驾驶清洁车队”悄然来临。人们感叹“连扫马路也不需要我了”,但是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应用也在创造新的研发、维护等就业岗位。这启示我们()①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③树立竞争就业观④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5.201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拓宽就业领域,大力加强就业服务,将创业培训向校园延伸,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广大毕业生投身基层建功立业。材料表明()①政府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学生创业②我国就业存在结构矛盾,劳动力与经济不适应③国家从大学生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促进就业④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就业观,投身基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要坚持以职工为本,尊重职工主体地位,落实职工各项权益,让广大职工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党中央对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②以劳动者履行义务为前提③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④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2019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把就业优先政策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以强化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这是基于()①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②就业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③增加就业可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④就业优先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19年4月,一段为一线建筑工人派发的安全帽与领导使用的安全帽相撞后马上就破碎的视频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一线建筑工人派发“一撞就碎”安全帽的行为()①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②反映了还有部分劳动者尚未享有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③是市场经济自发性和监管缺位的表现④是建筑企业为了私利不正当竞争的表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答案精析1.D[材料强调了劳动者就业的作用,并没有反映劳动者必须树立竞争就业观,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地方政府吸引人才,这属于宏观调控的内容,不是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③不符合题意。]2.B[强化行政审批,控制新业态和就业新形态的发展,不利于落实就业优先政策,②说法错误。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