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育讨论 随着我国在经济进展中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我国当前社会对人才培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只看重技能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当下是对包含人文情怀在内的综合素养人才的追求,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重视对学生在人文素养上的培育,由此本文将着重论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现状和改进策略。俗话说“读史可以明志”,历史教学作为带领学生认识世界在进展和变革历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的学科,其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有先天的优势,即历史教材中有相当数量可歌可泣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其人格心理和思想道德的建设,尤其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对历史进程中渗透的人文主义情怀进行有效的吸收,以实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乃至综合素养的提高。 1 当前高中阶段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1.1 老师对人文素养的培育缺乏重视 高中阶段作为面临着高考的重要阶段,尤其在我国高考地位如此重要的环境下,任何科目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做准备,高中阶段的教学安排和各学科的课时规划就显得尤其紧张,并且老师在相关待遇和地位的猎取上也更多和其所授班级的成绩挂钩,因此老师对学生在试卷考核中所得成绩的重视程度也就可想而知。同时历史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学校在教学安排上自然也更多倾向于为高考服务,而历史科目的学习内容又更多以背诵为主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学重点更加侧重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上,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被大大降低,老师也对人文素养这类对考试得失没有影响的教学内容也就较为忽视,这种应试教育的风气最终也导致了教学被添加了更多功利色彩。 1.2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学习缺乏兴趣 当前我国在经济进展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经济的蓬勃进展也引发了社会思潮的巨大变化,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和经济进展中迸发出的新思潮在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碰撞,而这种碰撞尤其影响着我国正处于思想建设关键阶段的高中生们。高中阶段作为学生建立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学生对各类信息尚没有分辨能力,而当前社会在信息传递中良莠不齐,学生一旦不慎在其中迷失就会对其未来的成长进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这时期的学生崇尚所谓的自由思想对传统理念的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老师对知识点的枯燥讲解导致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加热情被大大的降低,逐渐丧失了对历史教材内容深化挖掘的兴趣,继而导致历史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