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梯级作业三十二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A)(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7分,共42分)1.(2018·滁州模拟)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选A。A项,长颈漏斗尖端应该插入液面以下,错误;B项,Na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的气体膨胀,红墨水左低右高,正确;C项,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Cl2通入Na2S溶液后生成硫单质,溶液变浑浊,正确;D项,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遇冷发生反应:NH3+HClNH4Cl,NH4Cl附着在烧瓶上,正确。2.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D.处理含N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NN2↑+2H2O【解析】选B。废气中CO2、SO2能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CO3、CaSO3,故A项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过量会使NO2的量增加,从而有NaNO3生成,故B项错误;气体2的成分为N2和CO,因此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故C项正确;含N废水用NaNO2溶液处理后得到无污染的气体,因此会生成N2,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NN2↑+2H2O,故D项正确。3.(2018·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设计合理的是()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Fe2+B.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C.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D.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比较氢硫酸和硫酸的酸性【解析】选B。A.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离子也能被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Fe2+,A错误;B.碘和四氯化碳的沸点相差较大,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B正确;C.盐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C错误;D.H2S气体通入CuSO4溶液生成硫化铜和硫酸,不能据此说明氢硫酸比硫酸的酸性强,硫酸的酸性强于H2S,D错误。【加固训练】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对应且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某钠盐中滴加盐酸,产生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B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CCl4层无色,水层变为棕黄色说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C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D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Na2SiO3溶液变浑浊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硅元素【解析】选B。A选项中除了Na2SO3或NaHSO3,可能还有硫代硫酸盐等,A错误;B.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振荡,CCl4层无色,水层变为棕黄色,说明加入少量氯水,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则说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B正确;C.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存在Fe3+,不一定是氧化铁,C错误;D.用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Na2SiO3溶液变浑浊,也可能是浓盐酸挥发的氯化氢与Na2SiO3溶液形成的,故D错误。4.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①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B.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C.用图③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后的有机层和水层D.用图④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I2【解析】选D。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NO,故可以用此装置制取NO,A正确;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在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氧化为氯气,故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B正确;D项,Cl2也能将KI氧化,无法证明氧化性Br2>I2。5.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实验现象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操作实验现象解释A向某钾盐中滴加浓盐酸,产生气体再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钾盐为K2SO3或KHSO3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C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呈紫色氧化性:Br2>I2D将足量过氧化钠固体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成蓝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解析】选C。向高锰酸钾中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