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考纲点击考情预报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3.掌握地质构造的类型、判断。区别其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对找矿和工程建设的实践意义。4.掌握两种最基本的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及其对聚落和生产、生活的影响。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3)存在形式:①气态:如天然气;②液态:如石油和天然汞;③固态:绝大多数矿物以固态形式存在。2.岩石(1)概念:岩石圈中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2)分类① 岩石岩② 沉积岩③ 变质岩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1)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即地质循环。(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影响: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大地的沧桑巨变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2.岩石的转化[特别提示] 判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关系图的三个关注点(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三、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1.2.3.内外力作用的关系:二者同时作用于地表。[特别提示] 内、外力作用的关系(1)二者同时作用于地壳,从相反方向改变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外力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使得地表趋向于平缓。(2)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同一时期,可能会以某种作用占优势。一般来说,内力作用在地壳发展变化中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如河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 四、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1)概念:地壳运动引起岩石的变形、变位。(2)基本类型① 褶皱② 断层地貌:裂谷、陡崖、块状山地或高地、谷地或低地。3.火山、地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