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考纲下载】1.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2.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3.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命题 p∧q、p∨q、的真假判定pqp∧qp∨q真真真真假真假假真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2.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有:所有的,任意一个,任给一个,用符号“∀”表示;存在量词有: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用符号“∃”表示.(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对 M 中任意一个 x,有 p(x)成立”用符号简记为:∀ x ∈ M , p ( x ) . (3)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存在 M 中元素 x0,使 p(x0)成立”用符号简记为:∃ x 0∈ M , p ( x 0) . 3.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命题命题的否定∀x∈M,p(x)∃ x 0∈ M , p ( x 0)∃x0∈M,p(x0)∀ x ∈ M , p ( x ) 1.逻辑联结词“且”“或”“非”与集合运算中的“交”“并”“补”有什么关系?提示:“且”“或”“非”三个逻辑联结词,对应着集合运算中的“交”“并”“补”,因此,常常借助集合的“交”“并”“补”的意义来解 答由“且”“或”“非”三个联结词构成的命题问题.2.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还是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吗?其真假性与原命题的真假性有什么关系?提示:不是.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它们的真假性与原命题的真假性恰好相反.1.若命题“p 或 q”与命题“非 p”都是真命题,则( )A.命题 p 不一定是假命题1B.命题 q 一定是真命题C.命题 q 不一定是真命题D.命题 p 与命题 q 同真同假解析:选 B 由题可知“非 p”是真命题,所以 p 是假命题,又因为“p 或 q”是真命题,所以 q 是真命题.2.(2013·湖北高考)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 p 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q 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非 p)∨(非 q) B.p∨(非 q)C.(非 p)∧(非 q) D.p∨q解析:选 A 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包含以下三种情况:“甲、乙均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甲降落在指定范围,乙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乙降落在指定范围,甲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选 A.或者,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等价于命题“甲、乙均降落在指定范围”的否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