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结构创新招术之二十七 巧合妙胜法 常言道:“无巧不成书。”所谓巧合法就是在写作的过程 中,当 A 事物向 B 事物发展或甲与乙的联系快要中断的时候,恰巧出现了另一媒介将 A 和 B 或甲与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事物继续向前发 展,甲与乙的联系不致中断的一种写作方法。我们阅读神话小说或欣赏古代戏剧时,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某主公遇到灾难时,“太白金星”或“观音菩萨”适时掐指一算,马上下凡给人丹丸一颗,使其复活过来。这就是古代作者运用的巧合法。 运用巧合必须掌握其规律性,使巧合符合真实、合理、新奇三条原则:首先,巧要巧得真实,合乎生活的真实。就是说情节要符合时代、现实、人物、场合等到方面的特点,要让人相信。特别是那些具有偶然性的巧合情节,更要注意真实性。其次,巧要巧得合理,合乎情节的逻辑性。如《十五贯》写尤葫芦一个玩笑使女儿出走,路遇一青年男子,酿成一场冤案。尤与女儿开玩笑是巧合,但在情节中事先作了一些交代与铺垫:(1)尤葫芦借到钱约秦老伯一起买猪时捏着鼻子装女人,秦老伯问钱的来处,尤谎称是“路上拣来的”,说明了他好开玩笑的性格。(2)女儿问钱的来历,尤又假意说把她卖给人家当丫环。(3)女儿并非尤亲生,相信养父谎话是有可能性的。这几点交代使开玩笑的巧合而引起的冤案比较合情合理。第三,巧要巧得新奇。欧·享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便是个典范。妻子德拉正巧卖掉自己的美发买回丈夫心爱的金表上需要的表链,丈夫杰姆正巧卖掉金表而买回妻子喜欢的一套梳子。这种巧合巧得新,巧得奇,巧得令人绝倒,又巧得使人心酸落泪。 总之,巧合可以提炼故事情节,推进情节的发展,也可以刻画人物形象性格。但是,巧合法不宜滥用,要用得恰当,对一些偶然性情节要尽量作好前铺后垫,找出它的合理性因素,不能超越时代、现实去凭空臆造。例文 1 山东 考生 2050 年的深秋。 一天傍晚,一位特殊的病人被送进了北京某医院。他就是被医学界称为“艾滋病克星”的李泰斗教授,看着显示屏上越来越弱的心跳,大夫们心情异常沉重,他们明白,就是华佗再世,也不可能使李教授妙手回春。如果李教授去世,不仅是医学界的巨大损失,而且是千千万万个艾滋病患者的灾难。因为他对艾滋病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在李教授弥留之际,一个明亮的火花在主治大夫的脑中闪了起来,他想起几天前被送进来的那个男孩,那个男孩在车祸中脑部受伤,造成永久性失忆。“记忆移植!”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