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备战2013】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 50设问诘难法

【备战2013】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 50设问诘难法_第1页
1/7
【备战2013】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 50设问诘难法_第2页
2/7
【备战2013】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 50设问诘难法_第3页
3/7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 设问诘难法设问和反问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问句。疑问句的特点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或引起对方的思考。而设问和反 问的共同特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说话人心中有数。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起波澜。2003 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转折》一文是这样开篇的:“有人说:转折意味着机遇。有人说:转折预示着挑战。/有人说:转折可以使你远离失败。/有人说:转折也许会让你距离成功更加遥远。/究竟什么是转折?/我问那串 永不停歇地滴落的水滴,小水滴欢快地告诉我:‘转折就是那样一滴可以穿透一块坚石的 水。’/我问山边那一树红梅,它笑笑说:‘转折就是严寒冰冻下朵朵鲜花绽放的那一刻,转折就是那突然而至的满树灿烂。’/路边的小草,你又能告诉我,什么是转折?枯黄的小草抬起头:‘转择就是我们告别枯黄、重新吐翠的时刻,就是不久将至的春天。’作者借形象包孕抽象,意蕴深刻,令人回味。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同平铺直叙相比,反问这种说法语言强烈,能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在行文中,一般而言,设问往往用于语段的开头,表示问题的提出;反问则常用于语段的结尾,表示对问题的强调。如 2003 年高考满分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这样结束全文的:“感谢情感,是它丰富了认识的内涵,是它浇灌了认识的清泉,为了认知,就算‘不识庐山真面目’,又有何妨?”作者通过冷静的思考、深刻的思辨和生动的论述,再次强调了这个道理。例文 1 1+1 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数学公式中的 2 吗?不,答案当然不是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有更广泛的含意! 1+1 是什么?它是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它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我们都有父亲母亲,我们也都会成为父亲母亲。小时候,我们在父亲母亲的呵护下健康地成长。父母在我们的心中像山一样宽广,像水一样清澈。长大后,我们也会是自己子女眼中的山和水,我们也会无私地奉献我们的爱。1+1,它就是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和一份多得全世界都装不下的爱。 1+1 是什么?它是一个人+另一个人,它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我们都是构成社会的一个元素。我们肩负着责任,我们享受着权利。当听说张北发生地震时,当听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时,当听说西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备战2013】高考语文 作文语言创新招术 50设问诘难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