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卤素第一课时 氯气【考纲要求】1.氯气的性质。2.次氯酸的性质(不稳定性、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3. 氯气实验室制法( 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问题 ) 。 教与学方案 【自学反馈】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 色有 气味, 毒,密度比空气 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1)与金属的反应 Cu + Cl2 → 现象 : Fe + Cl2 → 现象: 干躁 Cl2与 Fe 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 中。(2)与 H2的反应 Cl2 + H2 → 现象:点燃 (盐酸的工业制法) 光照 (故不能用与工业制盐酸) (3)与水的反应 Cl2 + H2O → HClO 是一种强 ,常用来 氯水的成分 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 Cl2 + NaOH →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 Cl2 ) 。 Cl2 + Ca(OH)2 → (工业制漂白精)(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 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 Cl2 +FeBr2 → (6)与有机物的反应 Cl2 + CH4 → Cl2 + C2H4 → 笔记与反思3.氯气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 。(2)装置类型 。(3)仪器名称 。(4)收集方法 。(5)净化方法 。(6)尾气吸收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例题解析】[例 1]将 KMnO4与 KClO3的混合物加热可得气体 A ,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浓 H2SO4并加热,又可得到单质气体 B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 2]某温度下,将 Cl2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 ClO- 与 ClO-3的浓度之比为 1:3,则 Cl2与 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21 :5 B. 11:3 C. 3:1 D. 4:1【巩固练习】课堂反馈1.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 CuCl2B. FeCl2C. FeCl3D. AlCl32.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瓶被腐蚀,装氯气之前钢瓶必须 ( ) A.充入稀有气体B. 除去铁锈 C. 彻底干燥 D. 放入铁粉3. 氯水的漂白作用是通过 ( ) A.中和作用B. 氧化作用 C. 漂白粉分解D. 还原作用4.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B. 氯化钙易潮解C.Ca(ClO)2易与盐酸反应D. Ca(ClO)2易与空气中的 CO2和 H2O 反应5.次氯酸钙可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若用贮存过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