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_第1页
1/4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_第2页
2/4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_第3页
3/4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主要特点。2.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组成。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①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共性A 表示横波较慢固体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B 表示纵波较快固体、液体和气体 ② 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代码名称深度波速A 波B 波C莫霍界面地 面 下 平 均 33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古登堡界面地下 2 900 千米处完全消失传播速度突然下降2.圈层结构:C 以上为地壳,C、D 之间为地幔,D 以内为地核(由 E 外核和 F 内核组成)。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A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2.B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3.C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知识拓展 地球外部大气层的作用 (1)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尤其是氧气;(2)吸收紫外线,减轻其对生物的伤害; (3)减少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4)使地表昼夜温差适中。合作探究: 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 172 900(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① 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① 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下地幔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温度很高,压力、密度很大疑难剖析:横波如何通过软流层?误区:软流层给人“液体”印象,但为什么横波能通过?解析:软流层所在深度温度、压力极大,强大的压力下,岩面处于一种潜在融熔态,就像烧红的玻璃,既不是液态,又有可塑性,以岩浆形式喷出时,由于压力减小,这种可塑性岩石转化成液态。达标检测:一、选择题 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回答 1~3 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中间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导与练】2015届高考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