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品】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材料作文学案

【精品】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材料作文学案_第1页
1/7
【精品】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材料作文学案_第2页
2/7
【精品】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材料作文学案_第3页
3/7
学案 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在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只提供一个或几个材料,不给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围绕材料中心或某个侧面自引话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这种作文的好处在于: ① 有明确的限定性和较大的灵活性;②能有效地联系社会现实,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③在测试考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又测试了考生的阅读分析能力;④便于测试指定的表达方式。 近几年大有方兴未艾之势,2008 年高考中有 10 省市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2009 年也有 8 省市采用这种命题形式。 材料作文的依据是材料,因此对所给材料必须认真研读,仔细推敲。根据材料类型,找准切入点,吃透材料,进而准确把握作文材料的内涵、中心。 要做到审题无误,需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准确理解材料含意。 所给材料可能是寓言故事、格言、警句,也可能是一首小诗,共同的特点是其中必定凝聚着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哲理启示。对这类材料挖掘其深刻内涵,概括出其主旨是审题关键。 如 2009 年上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 仔细思考,至少可有以下立意: ① 和而不同 ② 继承与创新 ③ 部分与整体 第二:整体理解材料内容,多角度联想、感悟。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哲理性的材料,其结尾处的评论语常常是理解材料的关键,如有角度不同的评价,则更能激起发散思维。某些哲理性寓言故事、哲理小诗等,寓含的道理并非一个,审题时应全面解读,整体把握,分析比较整合,才能找出最佳立意。 【范文一】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2009 年上海卷高考满分作文1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幅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2011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材料作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