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专项排查练(一)易错排查矫正练——纠正不良思维习惯 【易错排查】1.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 )2.分封制的目的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维护天子的权威。 ( √ )3.大宗和小宗是绝对的。 ( × )点拨 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4.秦朝推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 )5.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统一国家 和建立中央集权制。( √ )6.唐朝藩镇割据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日益突出。 ( √ )7.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是决策权与司法权相分离。 ( × )点拨 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是决策权与行政权相分离。8.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举”外,对当时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 √ )9.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职能是参与机要事务,都拥有决策权。 ( × )点拨 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职能是参与机要事务,但都没有决策权。10.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是起用身边亲信近臣和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 √ )【常考易错针对练】常考易错点 误认为“封建”就是封建制度、对宗法制与分封制区分不清、对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变化认识不到位、不能准确掌握古代选官制度、明朝内阁制与英国内阁制的差异等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段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的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政权和族权相结合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答案 A错因分析 本题易错选 C 项,易错的原因在于不能正确理解“封建”的含义。这里所说的“封建”阶段是指封邦建国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 建立到清朝灭亡,“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故 A 项正确;西汉董仲舒提出的新儒学为专制王权披上了神权的外衣,故排除 B;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 C 项不正确;“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故 D 项错误。2.2011 年 8 月 22 日,安徽省地级市巢湖市被撤销,原辖含山、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是地方行政区划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朝废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