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19 世纪前期的欧洲和 1848 年革命●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和瓦解。2.掌握 1848 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德育目标1.通过对维也纳形成和解体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反动势力虽然强大,但违背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其必然以崩溃而退出历史舞台。2.通过 1848 年欧洲革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8 年欧洲革命的爆发,是欧洲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和分析纳也纳体系下存在的矛盾和斗争,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对维也纳体系形成和瓦解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比较 1789 年和 1848 年两次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维也纳体系形成、瓦解●教学难点1.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2.对 1789 年法国大革命和 1848 年欧洲革命的分析对比●教具准备1.投影仪2.多媒体教学设备3.《1815 年的欧洲》和《1848 年欧洲革命》的形势挂图●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设计问题或提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2.讨论法:适用于对一些观点评价问题教学需要,如:如何评价维也纳体系。3.创设课堂情境: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形势挂图,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4.比较法:对一些相关历史问题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例:比较 1787 年和 1848 年法国革命。●课时安排一课时●从容说课本节教材属于自读课,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维也纳体系的形成及其解体。第二 ,1848 年欧洲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创设新的思维情境和设计相关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自主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2.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要重点讲述、分析、比较。例如:对维也纳体系本质分析,对 1789 年和 1884 年法国革命分析比较。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地图增强学生地理空间感,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地专心 爱心 用心1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莱比锡战役中,法军在决战中失败,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瓦解。1814 年,反法联军攻入巴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为商讨战后事宜,1814 年~1815 年在俄、英、普、奥四大国的支持下,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召开了会议。欧洲大陆又重新陷入了黑暗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