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20.1 芙蓉楼送辛渐教学设计 2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2、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诗意,抓住“孤”揣摩作者内心情感,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气节的决心。教学重难点:走进诗人内心,揣摩情感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屏幕《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你读出了什么?《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别董大》高适《赠汪伦》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2.汇总离别诗里的名句,读,你读出来什么?自古离别多惆怅,有辛酸,有无奈,有思念,有嘱托……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也提笔写下了一首离别诗,他一改以往离别时悲怅的笔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品味个中味道。3.老师板书芙蓉,强调写法,“”芙蓉”即木芙蓉,一种植物,本是荷花的别称,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里指的解释即为荷花,不过宋代以后,很少有人将荷花唤作芙蓉了。4.生齐读课题,出示全诗。用一句话说题目的意思。谁送谁?哪儿送?芙蓉楼在哪儿?二、初步感知诗歌,熟读诗歌,把握韵律。1.提示“壶”,部首:士2.自由读诗 3 遍。读准字音,诗句读通顺。抽生读,师点评。A:(微笑)嗯,读得好!字字落实,比如“平明”的“两个后鼻韵”,她读准了,再比如“夜入吴”“如相问”的“如”翘舌音的,她也读准了,读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不但读得字字落实,而且要读出古诗特有的那种味道。尤其是前后鼻韵读得好。B: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但用嘴巴在读,更用眼神在读,用表情在读,更用整个生命在读,真好!我们一起来读,怎么读呢,听清楚要求,每一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面三个字冯老师来读,明白吗?好,准备。题目和作者也由冯老师来读。把头抬起来,深深吸上一口气。交换读3.这首诗,我们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读诗不但要读出它的节奏和味道,更要关注和体会它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情绪和那一种感觉。这是一首送别诗,朴实平淡的送,饱含了作者几多深情和惆怅呢?三、品诗意1. 从诗的前两行,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时此刻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表达你的感受?提示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师点评想一想:诗中的哪个字或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好的,不着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诗。想一想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眼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你在这些地方做一做记号,明白吗?有些同学不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