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一、选择题1.由贵阳开往北京西的Z150次列车,根据寒暑假期返校大学生乘客居多的特点,利用餐车夜间空闲时间开设“列车书屋”,同时提供免费咖啡、茶水,为旅客提供温馨的阅读空间,让书香在列车上飘散。这体现了()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传播发展B.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经济的集中体现C.文化影响人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D.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源自物质载体答案C2.《尚书·益稷》所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摹仿群兽体态动作的歌舞。“击石拊石”的“石”,即石罄,它是狩猎生活的产物。《山海经·海外西经》载“刑天氏”与天帝战,头颅被砍,仍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操干戚而舞,由此产生的“干戚舞”,是执盾与斧以再现战争场面的群舞。这说明()①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形象表达②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③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④艺术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3.《中国诗词大会》完成了综艺上口碑和收视率的双双逆袭,其获得无数个圈粉的理由,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大概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和传统诗词的内容。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①挖掘传统文化的新价值推动文化创新②利用科学技术增强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满足观众对综艺节目多样化的需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中国诗词大会》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文化益智节目的形式,体现了④;原因二是利用传统诗词的内容,体现了①。②不是材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体是政府,③不选。4.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调研,首站来到北海市。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览,见证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早期始发港的历史。习近平详细了解文物的年代、特点、来源,询问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有关情况,肯定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围绕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展出的文物有特色。他说,博物馆建设不要“千馆一面”,不要追求形式上的大而全,展出的内容要突出特色。这表明()A.通过传统文化可以领略到当代文化的韵味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当代文化建设要突出区域特征和民族特征D.推动文化在内容上的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答案C5.中国书法的构成上有许多符合道德要求的因素和原理,其形体结构有着丰富的美感和耐人寻味的情趣,可以从中发现蕴涵其中的德育因素,体现厚重的中华传统思想。美国人费正清·赖肖尔在他的《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赞叹:“中国书法在东亚乃至世界是一种伟大的艺术!”对于中国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②可以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③可以透视出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修养④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C6.方言,即乡音,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我们真正的母语。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迥异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语言的风格多样化,产生了不同的方言,在时间的积淀中,方言又在人们彼此相互间的交流中丰富壮大。这说明()①方言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方言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我国方言文化的多样性④方言文化是各民族地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③说法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说法错误。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一缕丝绸,串起千年历史,一条商路,承载千年文明。据此回答7~8题。7.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丝路精神”()A.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产物B.为我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提供强大智力支持C.是在商业贸易往来中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D.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个性答案A8.北京某小学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拉近了小学生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