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2014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四、文学意境的特征(1 课时)》教学案 华东师大版指导学习目标:意境:指主观情思(“意”)与客观的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境”)相融合的艺术境界。例 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恬淡清丽)杜甫《水槛遣心》•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雄浑阔大)杜甫《 后出塞五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宁静淡泊)陶渊明《饮酒》古诗常见意境:壮美•壮美特征的意境:诗歌内容描写磅礴的气象,抒发激越奋发的情怀。•雄浑阔大 雄奇壮丽 宏伟壮丽 慷慨悲壮 开阔雄放 雄浑苍劲 开阔雄浑 雄浑壮观古诗常见意境:柔美•柔美特征的意境:诗歌内容描写雅静的景物,抒发缠绵细腻的情思。•柔美:恬淡清丽 含蓄蕴藉 柔婉幽静 恬淡悠远 恬淡自然 宁静淡泊 清丽灵动 悠远深邃 清婉明丽 清疏旷远 古诗常见意境:凄美•凄美特征的意境:诗歌内容描写冷色调或残缺的景物,抒发哀伤凄美的情思。 •(哀伤)凄婉迷离 萧索清冷 凄清冷落 迷离恍惚 •(凄美)悲壮苍凉 孤独冷寂 孤寂感伤例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 《更漏子》)古诗创设意境的常见手段: (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情景交融 1•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类型 寓(融)情于景 景中藏情 (缘情写景、因景生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情景并茂 情景相生 情中见景 直抒胸臆(只是术语问题)虚实相生•宋人梅尧臣《六一诗话》中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至矣。”•实景:真实的景、形、境。•虚景:由实景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例: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觅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虚实相生,突出了诗人遭排挤、怀才不遇、寄居他乡的孤独愁苦之状。意境创设的作用:•能让文学作品(主要是诗歌)韵味无穷,富于感染力。古诗常见意象的表意特征1、月亮:思乡(念)的代名词2、松:孤直耐寒、傲霜斗雪的高洁品格3、竹:高直、有节、宁折不弯的品格4、梅花:高洁的象征5、兰:高洁的象征6、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7、莲:爱的表达,高洁的品格8、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9、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10、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11、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伤感12、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