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世界的物质性2、能力目标:体会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分析宇宙中的一切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世界本质问题上认识有神论的荒谬性,鲜明地反对神创说,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重点难点】1、重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难点:物质的含义【学习方法】以课本为依据,以老师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解答学生疑问。【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到底是什么?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本原是什么?课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老师:有同学说,世界就是世界,哪有什么本质。这样想就太肤浅了。我们所说的世界的本质,是指万事万物中的共同点。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共同点,比如苹果和菠萝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水果。苹果和狗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生物。苹果和石头的共同点是什么?原子。推而广之,世界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是什么?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世界的本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不对?不对。磁场超声波有人说,世界的本质是原子,对不对?不对。原子—原子核、电子—核子—夸克—亚夸克等等。读课本 29 页第一段。老师: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什么是物质?(列宁下的定义)学生: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客观的,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2)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人的意识能够反映物质、认识物质。物质是可知的。——坚持了可知论。(3)客观实在:(客观真实地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客观实在是一个非常确定的概念,它是意识以外万事万物的共性。做选择题(4)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管物质的形态、结构和属性如何千变万化,但其客观实在的属性却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具有永恒性和绝对性,所以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举例)客观实在性是万事万物共有的特性。举例:花凋谢了——土——滋养花过渡:下列事物是不是物质?地球 桌子 太阳 小孩 小草学生:(5)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区别:哲学上物质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它概括了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