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 (1)18 世纪未至 19 世纪 30 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各国政治生活中的现象使得知识分子对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感到失望。基础落实(2)知识分子阶层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里,便产生了 文学。2.主要特征深入发掘人类感情世界,文学创作风格上,以充满丰富想象力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浪漫主义理解升华 19 世纪初浪漫主义作家对当时的政治态度及所反映出来的美好品质有何共同之处?(1)政治态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批判现实的黑暗,将矛头指向封建贵族,反对新生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时也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实。(2)美好品质: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类,有强烈的正义感,都在用自己的笔歌颂人类美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和邪恶的东西。3.主要成就 (1)法国:雨果的《 》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2)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了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 (3)德意志:海涅在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巴黎圣母院练习 1 “这种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它在文学创作风格上,以想像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请问,这一段所描述的是哪一文学形式 (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 D.民族文学 解析 从“强调个人感情、想像力丰富”等信息可知与浪漫主义文学特点一致。A练习 2(2008·海南)鲁迅在回忆 20 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20 世纪初年”,当时西方的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禁锢人民的思想所以青年向往拜伦的精神。答案 D二、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文学便取代浪漫主义文学。2.主要特征: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