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基础落实一、宋明理学1.三教合一 (1)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 间广为传播。(3)隋朝,儒学家提出“ ”的主 张,又称“三教合一”。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挑战 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 率先提出复兴 儒学。2.程朱理学 (1)代表: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 时期的朱熹。 (2)形成: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 道的活动,融合了 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三教合归儒韩愈佛道(3)主要主张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 皆有理”。 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 范的三纲五常。 强调“存 ,灭人欲”。 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 善。① 二程天理天理② 朱熹 ①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 为 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 官方哲学。 ②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 、朝 鲜乃至欧洲。(4)评价南宋日本 难点突破 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 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 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对于今 天我们正在实施的公民道德纲要有指导意义。 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在现代化建设中,都成功地 把儒学和西方文明有机结合起来,这为我们今 天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提供了借鉴。3.陆王心学 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 “ ”就是“理”。 ② 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③ 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① 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的命题。 ② 提出“ ”和“知行合一” 的学说。(3)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 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 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陆九 渊心学心致良知(2)王阳 明心学练习 1 (2009·广东文基,62)孔子、孟子、程 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解析 题干中四位人物都是儒学的代表人物, 他们思想的共同核心是“仁”,故选 A。A练习 2 (2009·江苏历史,3)某思想家强调孝、 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