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基础落实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形成 背景① 的胜利发展。② 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筹建 。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2)形成标志: 的召开。① 时间:1949 年 9 月。② 内容(3)职能转变:1954 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 。(4)基本方针:1956 年,中共提出“ 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 性质的《______________ 》。选举产生了 。规定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临时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民主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理解升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合作,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3)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方针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4)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背景(2)标志: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①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 选举建立国家机构。(3)作用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② 新中国 的大规模展开。经济建设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原则: 和 。意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民主社会主义① 基本形成了 制度。② 为中国 建设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民主政治概念辨析 《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比较 《共同纲领》 1954 年宪法 颁布时间 1949 年 1954 年 性质 代(临时)宪法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当时的政权性质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背景:中国是统一的 。(2)目的:实现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建立(4)含义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① 明确规定。②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共同纲领① 前提: 的统一领导。② 区域: 的地区。③ 方式:设立 和 ,由当地 民族行使自治权利。中央政府各少数民族聚居自治区域自治机关(5)实施(6)意义① 形成了 、 、 、 、 五大省级自治区。② 建立了一百多个自治县(旗)。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