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的规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二、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教学媒体教具】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教学过程【设疑引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是否相等呢?【学生回答】是【总结讲解】我认为这种说法要辨证的去对待,若位于赤道地区,说法很科学,但对于我们这个地区而言却不是很科学,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的夏半年和冬半年并不完全相等。这些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板书】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过渡】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两种形式,下面我们逐一学习。【板书】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提问】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学生回答】略。【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提问】 描述自转的方向。【学生回答】略。【演示】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提问】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学生回答】略。【板书】 记忆方法:右手——四指半握,大拇指代表 地轴指向北极星,四指为自转方向【提问】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回答】略。【演示】 地球仪自转。【提问】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学生回答】略。【过渡】 刚才同学回答的很好,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太阳日和恒星日。【引导看书】请学生看书中第 14 页图 1.16 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及右侧文字思考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规律?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同时展示模型】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板书】3 地球自转速度【总结】通过对地球运动周期的分析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360÷24=15 度/每小时【讨论】线速度:读图 P15 自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