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21课《石钟山记》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语文学案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21课《石钟山记》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7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21课《石钟山记》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7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21课《石钟山记》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7
石钟山记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归纳积累鼓、殆、何、莫、发五个多义词的义项。2.掌握临、鸣、扣、适、向、识、考 7 个实词的意义及用法。3.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能力目标 1.辨析名词作状语的现象,掌握其规律。2.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3.背诵课文。△情感目标 1.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精神。2.领悟文中阐明的人生哲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填空 (1)《石钟山记》的作者______,字______,号______。他是我国______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书画家。他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井称“______”,同属“______”之列。他的词以豪放见长,与______并称为______”。 (2)《石钟山记》是一篇借____________来寄意寓理的文章。它通过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______以及______石钟山的经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注明其用法。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 ______ (2)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______ (3)汝识之乎?( ) ______ (4)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 ______ 3.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句后的括号内。 A.判断句 B.省略句 C 倒装句 D.被动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 (2)“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 4.辨析下列文言译句,选择正确的一项并填在括号内。 (1)是说也,人常疑之。 ( ) A.是这样说的,人们常常怀疑它。 B.是说人们常常怀疑它呀。 C.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D.这是说,人们常常怀疑它。 (2)汝识之乎? ( ) A.你认识这个景象吗? B.你明白这个景象吗? C.你记得这个景象吗? D.你知道这个景象吗? (3)自以为得之矣。 ( ) A.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厚因。 B.自己因此认为找到这个原因了。 C.自己以为是找到这个原因了。 D.开始认为找到这个原因了。 5.区别下列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①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______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______ ②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______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上海市崇明区高二语文下册 第21课《石钟山记》学案 华东师大版-华东师大版高二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