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定律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练结合四、教学环节1、课堂导入教师活动:介绍右图所示实验器材(强调材质为铝)并演示实验,问学生实验现象。学生:磁铁接近闭合的铝环时,闭合铝环远离磁铁被推开。磁铁离开闭合的铝环时,闭合铝环被吸引。而无论磁铁接近还是远离有缺口的铝环,有缺口的铝环都不动。教师活动:磁铁并没有接触到闭合铝环,闭合铝环怎么就会运动了呢?学生:磁铁的运动是闭合铝环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有由于电流具有磁效应,闭合铝环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导致了闭合铝环的运动。教师活动:闭合铝环的运动时由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引起的。那有缺口的铝环怎么就会运动了呢?学生:电路没有闭合,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教师活动:由此可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就可以总结为什么呢?学生: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教师活动:上节课在做“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把磁铁从线圈中抽出”这一实验时,我们发现在不同情况下,电流计指正的偏转方向也是不同的,即感应电流方向是不同的。那么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是什么,由什么规律?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一问题。2、课堂讲授教师活动:介绍器材:电流计、螺线管、导线、条形磁铁和干电池。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活动: 实验准备:利用干电池试触的方法确认电流方向与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进行实验:(1)弄清实验原理,分组按右图所示装置组装电路。(2)实验过程让学生按照 N 极插入、N 极抽出、S 极插入、S 极抽出的顺序进行实验,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