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轨迹方程的求法知识梳理一、“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 C(看作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 f(x,y)=0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 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二、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外,还充分考查了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它一般分为两类基本题型:一是已知轨迹类型求其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如求直线及圆的方程就是典型例题;二是未知轨迹类型,此时除了用代入法、交轨法、参数法等求轨迹的方法外,通常设法利用已知轨迹的定义解题,化归为求已知 轨迹类型的轨迹方程.因此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过程中,一是寻找 与动点坐标有关的方程(等量关系),侧重于数的运算,一是寻找与动点有关的几何条件,侧重于形,重视图形几何性质的运用.(1)用直接法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① 建系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坐标 M(x,y);② 列几何等式: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P={M|P(M)},关键是根据条件列出适合条件的等式;③ 化为代数等式:用坐标代换几何等式,列出方程;④ 化简:把方程 f(x,y)=0 化成最简形式;⑤ 证明:证明化简后的方程就是所求曲线的方程.除个别情况外,化简过程都是同解变形,所以步骤⑤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加以说明,步骤②也可省略.(2)求曲线轨迹 方程应注意的问题.① 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若轨迹是曲线的一部分,应对方程注明 x 的取值范围,或同时注明 x,y 的取值范围,保证轨迹的纯粹性;② 若轨迹有不同情况,应分别讨论,以保证它的完整性;③ 曲线的轨迹和曲线方程是有区别的,求曲线的轨迹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指明曲线的位置、类型.基础自测1.(2013·衡水中学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 中,已知 A(1,1),B(4,1),C(2,3),则 AB 边上的高的方程是 x=2B.方程 y=x2(x≥0)的曲线是抛物线C.已知平面上两定点 A、B,动点 P 满足|PA|-|PB|=|AB|,则 P 点的轨迹是双曲线D.第一、三象限角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