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知识点:《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及联合声明的发表;中葡联合声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通过指导学生总结“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讨论香港回归的历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材料,讨论“一国两制”的内涵及分析海峡两岸交流的历史与现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及相互间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理解“一国两制”的深刻内涵。通过分析材料、观看录像、讨论发言等方式了解港澳问题的由来、回归过程及回归的意义通过分工协作、作品展示、讨论发言等方式,让学生对台湾问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对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国两制”的提出,不仅反映了我们党的非凡智慧,而且体现了党爱国为民的一贯立场,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的情感。香港、澳门的回归,不仅雪洗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而且开创了内地与港澳共同繁荣的新局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奋斗的决心。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祖国统一是必然趋势,台湾一定会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必将遭到时代的抛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和港澳地区的如期回归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港澳问题的运用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前准备教师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澳回归、两岸交流方面的资料,根据教学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制成课件。学生提前预习课文,重点搜集“一国两制”内涵及台湾问题的资料,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部分同学专门去图书馆查找资料,部分同学利用互联网去查找资料,部分同学则专门归纳、整理所有资料,以手抄报或课件等形式展现给大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上新课之前,分别选取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照片,由电脑屏幕同时展示。然后启发:你们知道老师把这三幅照片放在一起的用意吗?然后引导:是啊,统一!统一!中国人的统一之梦已经做的太久了。不过,让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