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40 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横线字注音。(10 分) 沁园春( ) 峥嵘( ) 百舸争流( )橘子洲(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 怅寥廓( ) 2.下列词语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5 分)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5 分)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5 分)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和长调(91 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6.默写《沁园春·长沙》(10 分)1二、课内阅读(35 分)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0 分) 漫江: 击: 翔: 霜天: 2.“看”字引出的意象有()。 (7 分)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6 分) 4.“怅”的原意是 ( ),这里用来表达( ) 。(6 分) 5.“沉浮”同 ( )意思相近,这里指( ) 。(6分)三、课外拓展(25 分)忆秦娥 李白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