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5 届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知识梳理+题型探究+方法提升+课后作业)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导学案 文知识梳理:(阅读教材选修 2-1 第 2 页—第 13 页)1、 四种命题(1)、命题是可以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具有 “ 若 P, 则 q 的形式;(2)、一般地用 P 或 q 分别表示命题的条件或结论,用 或 分别表示 P 和 q 的否定,于是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3)、四种命题的关系:两个互为逆否命题的真假是相同的,原命题的逆命题与原命题的否命题同真同假。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若 p,则 q”为真命题,记,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必要条件。(2)如果既有,又有,记作,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3、 判断充分性与必要性的方法:(一)、定义法(1)、 且 q ,则 p 是 q 的 充分不必要条件 ;(2)、 ,则 p 是 q 的 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则 p 是 q 的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且 ,则 p 是 q 的 充要条件 ;(二)、集合法: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命题之间的充要关系,设满足条件 p的元素构成集合 A,满足条件 q 的元素构成集合 B;(1)、若 A,则 p 是 q 的 充分条件 若 ,则 p 是 q 的必要条件;(2)、若 A,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3)、若 A,且 A,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 A,且,则 p 是 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二、题型探究探究一:四种命题的关系与命题真假的判断例 1;设原命题是“已知 p、q、m、n 是实数,若 p=q,m=n,则 p+m=q+n”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解:逆命题:“已知 p、q、m、n∈R,若 p+m=q+n,则 p=q,m=n(假).否命题:“已知 p、q、m、n∈R,若 p≠q,m≠n,则 p+m≠q+n”(假)逆否命题:“已知 p、q、m、n∈R,若 p+m≠q+n,则 p≠q 或 m≠n”(真)注:否命题“若 p≠q,m≠n”应理解为“p≠q 或 m≠n”即是指:① p≠q,但 m=n,② p=q 但 m≠n,而不含 p≠q 且 m≠n.因为原命题中的条件:“若 p=q,m=n.”应理解为“若 p=q 且 m=n,”而这一语句的否定应该是“p≠q 或 m≠n”.例 2: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