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 2013 年暑期高一语文导学案:5、《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学习难点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前预习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教材助读1、《左传》简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 240 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2、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 632 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预习自测1、注音。函( ) 氾( ) 佚( ) 缒( ) 阙( ) 2、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1 我的疑问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课内探究学始于疑:(一)理解第一段。1、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 2、秦晋为何围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