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 1 章第 1 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按座位分为五组,教室内教学。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人和动物不同。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设计意图:使学生形成哲学的初步概念,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探究问题:如何看待排名 一名高中生在谈到“排名的二重性”时说:“我们既不能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