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概念及其数量特征[判一判]1.种群既是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2.同一个池塘中全部鲤鱼和一个房间内全部蟑螂都是一个种群( )3.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 )5.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只有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6.同一物种可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7.1 000 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 10 个小孩,则出生率为 10/(1000+10)×100%=0.99%( )8.橡树种子常在母树附近形成集群是空间特征,由于微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9.动物种群密度都不能用样方法,因为动物能活动,只有植物能用此方法( )名师点拨 适合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并不是只有植物,动物的虫卵、活动能力弱的蚯蚓、蝗虫的幼虫、跳蝻及蚜虫等都可采用该方法。二、种群数量的变化[练一练]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 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K,则在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K/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D.在 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和研究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1.影响因素 (3)人为因素影响: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砍伐森林,猎捕动物,环境污染等。(4)自然因素影响:气候条件等。2.对有害动物的______、野生生物资源的____________,以及对濒危动物种群的____________,都有重要意义。[想一想] 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的原因? 1.教材 61 页[探究]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选样方的原则、计算公式及适用范围。2.教材 63 页[思考与讨论]及小字部分:种群的空间特征。3.教材 65 页数学模型构建。4.教材 67 页中间一段“K”值的定义和[思考与讨论]中家鼠的控制措施。5.教材 68 页[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关注 7 个讨论问题。6.教材 69 页练习一基础题中 2。考点 95 识图析图能力提升——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 和 20 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 ②初始密度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