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学案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基础知识;通读课文,理解全文大意。二、预习内容基础知识归纳:1、字音:① 轮廓(kuò) ②翌日(yì) ③孩稚(zhì) ④虔诚(qián) ⑤堵塞(sè) ⑥憧憬(chōng jǐng) ⑦瞥(piē) ⑧百舸(gě) ⑨禁锢(gù) ⑩绚丽(xuàn) 11 恬静(tián) 12 如醉如痴(chī)2、多音字① 禁(jìn)锢/弱不禁(jīn)风 ②堵塞(sè)/塞满(sāi)/边塞(sài)3、重点词语① 瞥(很快地看一下)② 翌日(次日)③ 沧桑(比喻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④ 禁锢(关押,监禁;束缚,强力限制。4、预习:写 200 字的小作文《假如我有三天光明》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内在情感。2.理解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3. 能够结合自身体验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建立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情绪。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散文的欣赏,体会文章独特的抒情方式和心理描写。难点:作者独特的表达,作者特定的文化背景,活动体验的学生参与过程与启发。二、学习过程探究一:由学生介绍作者海伦·凯勒。(课前请学生预习,查找相关资料)?作者介绍:海伦·凯勒 (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 个月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7 岁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 50 多年。在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入哈佛大学拉德科利夫学院学习,1904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主要作品:《我生活的故事》、《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愿我们充满信心》。探究二:课前活动体验:谈谈小作文《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同学们有自己的安排,请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海伦·凯勒对假想的三天光明是如何安排的?她想看到的都是什么?三天的活动安排第一天: 夜晚:第二天: 夜晚:第三天: 夜晚:用心 爱心 专心1重视亲情——考察人类文明——关心世人生活探究三:从文中的描写看,海伦拥有光明的这三天与以前她认识事物有怎样的区别?(从认知的感觉、角度,情感等方面思考。)探究四:海伦·凯勒,在这样的逆境中依然乐观地面对未来,热爱生活。如果我们遭遇到挫折我们会怎么面对呢?引入学生体验活动:探究五:教师适时归纳本文写作特点:1、 丰富的想象,朴素的语言。2 作者采用白描写法,直白地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