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晨读学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 [注意]①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审题、立意(一)1.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2.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3.适度为美。 4.要按规律办事 5.一切从实际出发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7.以地为本,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8.要灵活变通。(二)1.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天生我材必有用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人,要自信。 5.团结协作共生和谐素材点击(一)名言1.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3.成功的结果只有一个,而通往成功的道路却有千万条。4.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5.看菜吃饭,量体裁衣。6.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7.爱情就像海滩上的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要拣就拣自己最喜欢的,拣到了就永远不再去海滩。——张爱玲 (二)事例1.反例:(1)大跃进时代,文革学大寨时期,都做过许多违背自然规律的蠢事。尤其在发展成为”第一要务“之后,人们的头脑一再发热,欲望一再膨胀,已经创造 出了许多所谓的“人间奇迹”:我们敢于移山,“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们敢于填海,叫沧海 变成桑田;我们敢于截流,让“高峡出平湖”;我们敢于毁林,让森林成“良田”;我们更毫无节制 地挖掘地下的资源,让大地乖乖地“献出”宝藏……。人,当代的人,好像真的变成了无所不 能的精灵,可以随意地役使大自然为自己服务! 然而,违背了自然规律,就要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长期寂寂无声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愚 蠢行为已经开始反抗:地震频发,旱涝相接,沙尘暴肆虐,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反常,疫病 流行,好多灾难都是百年不遇甚至前所未有的。而人们为了治理一条污染1了的河流,要付出几倍甚至更高昂的代价!因此,在表面的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空前充裕背后,人类给自己留下了难以克服的巨大隐患,更堵塞了子孙后代继续生存发展的道路! (2.)千户万户炊烟袅袅的小城,四面环绕的是潺潺清澈的溪水,菱角星罗,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