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武乡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第五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分析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2、了解么谈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3、掌握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情景导入】德国鲁尔区的发展历程⒈ 1840 年,鲁尔区开始兴建。到二次世界大战时,这里已经发展成欧洲最大的工业区。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号称“德国工业的心脏”。⒉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后,百年不衰的鲁尔区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减弱,工业持续衰退,区内人口部分外迁,工业产值一度仅占全国不足 1/6。⒊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政府产业政策的调整,鲁尔区逐渐走出困境,不仅逐步跟上了全德前进的步伐,而且还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问题导学】:问题一:鲁尔区的兴起知识回顾:怎样分析一个区域的区位条件? 一:鲁尔区的位置请认真阅读课本 P58 图 2-24,找出德国鲁尔区的地理位置: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______部,在__________河及其支流_________河河畔。二、优越的区位条件(一)结合下列材料思考总结德国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材料一:材料二:区外从莱茵河口上溯,可直抵,并可通过杜伊斯堡到荷兰鹿特丹港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鲁尔区东部可利用多特蒙德—埃姆斯运河,经港与海外联系。区内有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和埃姆斯河的 4 条运河网,总长达 425 公里(包括通往埃姆斯河下游段),有大小河港 74 个,河道与港口均已标准化,可通行 1350 吨的欧洲标准货轮。同时,所以,虽然鲁尔区地处,但由于它有着方便的水运条件,特别是莱茵河通海航运,使得它与同样具有廉价运费条件。从巴黎通往北欧和的铁路,由鲁尔区穿过,且区内铁路密度非常大,营运里程占全国近1/5,多东西走向。公路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是区内及其它工业区联系的纽带,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均从区内通过。鲁尔区公路汽车行驶的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一倍,达每公里 55 辆。材料三材料四结合地图册 138 页,欧洲西部的政区图,描述德国的地理位置,并分析这样的地理位置与鲁尔区的兴起有什么关系(二、)结合课本 59 页的活动题,思考鲁尔区没有铁矿,为什么钢铁工业发达?